(一)不規范的動作會給關節、肌肉、韌帶帶來意外的損傷。比如做仰臥飛鳥時雙臂下降得太低,超出關節的承受范圍,使主動肌對重量失去控制,就會造成肩關節或肘關節受傷或韌帶拉傷。又如練杠鈴深蹲時,若含胸弓腰,則不但影響訓練質量,且會造成腰椎損傷。因此,動作規范是預防健身路徑運動損傷的重要因素。
(二)情緒低落時可以嘗試更換健身方式或健身場所對情緒的調節能起積極作用,忌諱身隨而心違或心帶雜念的訓練。
(三)注意力集中既可提高健身路徑訓練質量,又能防止意外受傷。鍛煉過程中身體出現不適征兆時,應適當降低運動量,或停止鍛煉,加強自我保護。
(四)健身鍛煉中的優先訓練原則,就是強調在精力好、體力充沛時先完成難度大和薄弱部位的訓練,這樣既能確保訓練質量,又能預防運動損傷。
(五)檢查健身路徑器械是否安全,是防止運動意外損傷的重要措施,切不可大意。再就是要注意運動著裝,適時配戴護腰、護腕、手套等護具。此外,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態、年齡、性別選擇安全有效的項目也很重要。
(六)要做到循序漸進、力所能及,這是健身鍛煉中應恪守的基本原則。尤其是中斷訓練后,重新開始訓練時,不能急于增加運動負荷,也不宜采用以前的訓練重量,必須有個恢復階段,使肌體逐步適應。
(七)食物的搭配要均衡多樣,切忌偏食。夏天出汗多時應適量補充淡鹽水或運動飲料。要注意保持食物的酸堿平衡,蛋白質過高會使酸性物質增多,降低堿儲備,不利于肌體恢復。
(八)健身路徑鍛煉后身體透支,肌肉細胞大量損傷,需要充分的休息,以促進肌體恢復和肌肉生長。休息包括充足的睡眠和其他有利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休息不好不但影響肌體的恢復,而且易造成訓練過度和運動損傷。
(九)大負重或完成難度大的動作時,要請健身伙伴或教練保護幫助,做到有備無患。
(十)人體的運動機能有高峰期和低谷期,身體狀態不佳時就要降低運動量,或休息一兩天,以作調整。切勿勉強去做健身路徑訓練,因受傷往往是狀態不佳時精力不濟造成的。 |